我们一直在强调的装修中的猫腻,仅是为业主们提供一个更好更了解的小知识面,为您的新居做更好的服务。装修工程中的骗招总是无处不在,我们需要怎样更好的防范呢?
骗招一:免费设计
大多数家装公司为了招徕顾客,打起"免费设计"的招牌。但这种免费的前提是必须由提供设计的公司进行施工。
行家提醒: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设计作为装修工程中重要的知识产权绝不会不收费。装修公司即使口头承诺免费,其实必定会将设计费用转嫁到巨额的装修工程款中。
骗招二:含糊报价
有些家装公司含糊报价,故意将一些必要的项目漏项或只报清工价而忽略必要的材料费用,以此压低总价款吸引消费者,施工过程中却产生各种形式的增项,最终的装修费用可能会高于同类公司。
行家提醒:如果两家同水平的装饰公司之间的报价相差超过30%以上,其中一家必然就有向消费者"下套儿"的嫌疑。
骗招三:合同以旧充新
一些装修公司出具给业主的合同附件是老版本的,在付款方式、赔付方式以及环保的计算方式上都不完善。
专家提醒:最新版本的合同应该是2003年修订的《北京市家庭居室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合同》。其中,付款方式、赔付方式以及对环保(室内环境污染控制预评价)的计算方式比老版本的合同制订的更加合理。
骗招四:偷工减料
有些公司会采取省略某个程序、减少某项工艺的方法来牟取暴利。有的施工队为了赶进度,省略管道注水、加压测试;刷油漆只求遍数不求质量,而隐蔽工程问题很大。有些施工队在走线时,不是横平竖直的走,而是斜着走,这样可以省一部分线,从中赚取差价,但对业主来说,既造成了经济损失,也不便于日后再改线。
行家提醒:"偷工"关系到整个装修的质量和实际造价。在完工之后,业主除了注意在封管、覆盖前到现场验收外,还应该索要水电线路的改造图纸。
骗招五:丈量不准,重复计价
很多家装公司都有尺寸测量的内部标准。以书柜的测量方式为例,一般报价单上只会注明每平方米多少钱,而不注明书柜厚度以及立板与横板的间距。结算时,一些公司会以书柜尺寸超过标准为由,要求另外结算超出部分的费用。此外,多数公司除了按柜体的正投影面积收费,隔板、门板、抽屉、拉手等都需另收费。
行家提醒:单项价格谈定后,最好和装修公司或工头一起把单项的面积尺寸丈量一下,并记下来,落实到纸面上,并算清楚单项的总价格是多少,作为合同的附件。
骗招六:半路撤退,携款潜逃
合同签订后施工方会要求你预付30%~40%的备料款和进场费,但有少数业务员甚至老板,利用这种机会"釜底抽薪"而卷款走人。
行家提醒:一定要找口碑好的装修公司。不找身边从来没有人跟其打过交道的装修公司和马路游击队;提早请监理把关,从签合同到材料进场、隐蔽工程验收和中期、后期工序验收等,夫妻双方口径统一,确定合同款交付比例和各项工序的合格标准,不到时间、不达标准坚决不付款、不认可。
骗招七:推荐购料,以次充好
装修时如果是自购材料,少数施工方会介绍你去购买材料而收取回扣;开"大处方",少用多买,多余的材料的陆续拿走。如果是包工包料,他会在用料数量、用料品牌上做文章。材料陆续进场时先进部分好的材料让消费者验收以求蒙骗过关,趁消费者不在的进劣质建材。有的干脆不先告诉消费者装修进程,先让劣质材料使用在隐蔽工程里。
行家提醒:消费者要不定时地出现在工地上,避免装修工头摸清了你的时间规律打时间差,有请监理的最好要求监理天天有1一2小时在工地上。
骗招八:环保帽子,乱戴乱扣
环保是时下最关注的问题,有些装修公司片面认为只要推荐消费者使用"绿色建材",就能有效遏制污染。实际上如果用的材料量很大,那么它的污染量积累起来也是很高的。
行家提醒:合理搭配装饰材料,充分考虑室内空间的承载量和通风量;尽量选用无毒、少毒、无污染、少污染的施工工艺。
骗招九:打折促销,名不副实
有些装饰公司许诺打折优惠,并要求客户交纳一定金额的定金。但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可能仅有部分项目可以享受折扣,而高额的定金又不退还,让消费者欲罢不能。
行家提醒:应避免盲目的选择促销活动,在咨询的过程中仔细了解打折促销的条件和要求,合理比较各公司的促销价格。
骗招十:不可轻信网络“专家”
有些人以"设计师"自称,搞网站、弄博客,伪造"装修日记",找"托儿"吹捧其设计水平和施工能力,甚至披上了"论坛版主"的外衣,博得不少网络人气。但成功拉单后,卷款而去。工程的进度拖了几个月,质量问题,服务问题,偷工减料问题一直层出不穷。到最后,老D更干脆拿了最后一笔钱就失踪了。
行家提醒:网络可以成为寻找好的装修队的途径,但具体的签定合同与操作,一定要通过现实中合理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