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家建议,买实木家具要将树种和产地写进合同
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日前在网站上公布了对家具产品的定期监督检验质量状况公告。此次家具检验共检验169批次,检验合格129批次,仅标识不合格的就有26批次。其中,更有8批次家具因树种不合格而名列黑榜,引人关注。
部分家具“树种”不实
此次被检出树种不合格的8批次家具中,主要涉及中山、东莞、深圳的红木家具。如中山市大涌镇茂广新家具厂生产的“餐椅(花梨木)”、中山市大涌镇人人居家具店生产的“花几(平萼铁木豆)”、中山市大涌镇水云轩功夫茶具厂生产的“小官帽椅(红檀红铁木豆)”等。
广东省质监局网站称,所谓“树种不合格”,是指在产品标识时,故意不写材质或者故意写错、多种材质只标一种、故意模糊材质等行为。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有3种,一是因为专业技术人才的缺乏,导致企业在原材料采购时出现差错,未到国家权威机构检测树种;二是部分生产企业因为不了解相关标准,也会出现错误;三是有的厂家故意标错材质,以劣质树种冒充珍贵树种,借以赚取更高利润。
不同树种、不同产地价差大
不同的树种,价格也各异,有的相差很大,这是一些企业在材质上做文章的根本原因。以酸枝木与花梨木为例,前者通常只有后者的一半价格。而不同产地的树种,价格也相差很大,比如海南黄花梨与越南黄花梨有着一倍乃至数倍的价差。
贺州同样也存在跟广东家具市场类似的情况。记者走访了贺州不同规模的家具卖场,发现卖场内的深色名贵硬木家具专卖店,标识上都能注明树种名称,而其它一些小卖场的店面,基本只标明了产品售价,其它信息往往是通过导购员口头描述。
所以,行家建议消费者购买红木等深色名贵硬木家具,要检查家具是否提供产品标志、产品使用说明、产品质量明示卡等,并检查是否给出树种名称,应包括中文名和拉丁名的完整标示,还要确认整件家具是否为同一种材质。如采用的数种材质,应该对其使用部位、材质名称等有明确标示,采用“红檀、黑檀、绿檀”等名称标注的,均属不规范标注。
另外,购买实木家具时,一定要在合同中注明树种和家具产地,若日后发现问题,可以作为维权的凭证。